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正文
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
2014-08-19       来源:花蝴蝶儿      编辑:      

  中新网陕西新闻8月17日电 (记者 张一辰 田进)“了解一名作家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书,我的旧居也没什么可看的,无非就是给它附加了一个文化符号而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17日在西安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当日,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国作家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奇奥在西安“对话”,畅谈文学创作。

  2012年,来自中国山东高密农村的作家莫言因荣获诺奖而蜚声海内外。如今“莫言热”逐渐褪去,但作为国际影响力颇高的中国籍作家,所到之处仍是民众追逐的焦点,其小说中塑造的“山东高密乡”广为人知。

  在平安庄,从出生到从军离开,莫言生活了约22年。随着莫言旧居一夜出名,小院中的五间土房、农具、菜苗几成各种镜头中的“常客”。

  针对内地游客一度纷纷涌向莫言旧居参观的做法,莫言表示老房子原本打算拆掉,由于当时村里有位单身老人一直借住,就没有拆掉。“就让它这样存在着吧”。

  莫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作品《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导演张艺谋拍成同名电影。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有记者提问莫言如何看待其旧居惨遭游客“拔院中萝卜、抠墙皮、挖砖块”等沾“文气”之举。莫言笑称,“没有像舆论夸张的那么严重,当时这个院子里确实有一点胡萝卜,本来也就不是认真种的,自己长出来的,所以说,像挖墙皮挖胡萝卜这些事都是一件小事”。

  谈及文学创作,法国作家勒克莱奇奥认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写作并不是为某个人、某个城市或某个地方。写作是面向大众的,所以文学是国际间交流的最佳方式之一。

  关于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问题,莫言告诉记者说,确实有很多制片方,与其商谈改编意向,但暂时还没有投入拍摄的电影。(完)

 
 
     栏目排行
  1. 青岛明德双语学校承办第二届中俄地方城市国
  2. 《卷霸·中考最后一卷》值不值得买?产品实
  3. 清柚教育加拿大申研讲座燃爆加拿大!千人参
  4. 壹刻教育:以智慧数据管理引领教育咨询行业
  5. 杭州金矢留学丨留学为何要进行长期规划,文
  6. 银龄艺术节燃动西北旺:四百长者以艺为媒书
  7. 以美育为桥,书写青春与创意的篇章
  8. 金矢家长课堂丨特邀明星作家来支招 三步帮
  9.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
  10. 暑期大家访 | 家校合力助成长,师生携手
     栏目推荐
重磅喜讯|青岛明德双语学校成功获得MYP授权
【新品首发,智启未来!】2025亚洲教育装备
2024华夏双创教育科技生态研讨会在京举办
普通家庭该选国际化学校吗?南京这所学校给出了
甘肃省高院再审王辉“诈骗案”杳无音讯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造福社会,获“年度教育共生
粤菜新星光芒闪耀,李锦记希望厨师世界大赛勇夺
海阔天空启新程:粤菜师傅李锦记希望厨师班再谱
创新引领,责任典范 —— 楚雁文化教育荣获“
可持续“李”想计划 | 与“李”共乘神舟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