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正文
辽宁遭遇60余年来最重旱情 河道滴水不见
2014-08-14       来源:龙川郎      编辑:      

记者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7月下旬以来,辽宁气象干旱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无明显降水,全省遭遇60余年来最重旱情。7月以来平均降水量仅为9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

气象部门预报辽宁省8月中旬没有明显缓解旱情的降水,晴热天气还将持续。预计气象干旱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干旱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大部分地区将由夏旱转为夏秋连旱。

8月12日下午,虽已立秋,辽西大地还是骄阳似火。

站在干枯的农田里,眼望着这一片片一点就着的花生、苞米,

评论自住房尴尬源于住房保障思维偏差
评论自住房尴尬源于住房保障思维偏差
兴城市碱厂满族乡四间村村民刘文颖欲哭无泪。苞米叶一捻可以成末,花生秧都干了,刘文颖拔出一棵秧没有花生,再拔一棵还是什么都没有。

“我种了20亩花生、10亩苞米,全旱死了。”刘文颖说,“正常年景30亩地纯收入能有2万多元。现在不但赚不到钱,种子、农药、化肥,至少赔进去元。”

8月正是玉米花生灌浆、果实成熟的关键期,是乡村最美的时候。在从兴城市区到碱厂乡的35公里丘陵路两旁,一眼望去,本该绿油油的庄稼,都是黄绿相间的颜色,有的全是枯黄色,还有不少树木因为缺水而枯死。

碱厂乡党委书记王德鑫,走走停停,陪记者到路边查看。他说:“有的地块你看着是绿的,仔细一看玉米要么没有结棒,有的结了,扒开一看,也没有多少玉米粒。我们乡镇农田绝大部分绝收,成灾减收已成定局。我们现在抗旱的重点已经转向保人畜饮水、保果树。现在有3个屯子饮水出现了困难。”

路边有老树干旱而死,河道里几乎一滴水都看不到,河床上的草盖不住,裸露着地皮。

“我活了快70岁,从没见过这么旱的天。”蒋家村大屯组村民杨立群说,“水都快吃不上了”。没有水源,自来水断了后,这个屯子吃水靠两口几百年的老井。“往年,水面离井口也就二三米。”55岁的村民小组长杨立华说,“你看现在都至少有10米了,水连水泵都盖不住了,只好每天等水冒出来一点,一早一晚,村民集中来接水。”10多米深的井,杨立华每天都要踩着井壁的石头冒着危险下去,给村民把水桶灌满。

“现在还能勉强应付吃水。再旱下去,乡里就得挨村送水了。”王德鑫说。

“虽然全力以赴抗旱,下发了3000多台水泵。但旱情太重、发展太快。我们这个县耕地面积是80万亩,现在至少有40万亩土地绝收。”兴城市委书记于学利说,“实事求是地说,减产必然减收,今年农民收入减少已成定局。”

“收入减少后,困难农民数量会大幅增加,今冬明春生活会非常困难。我们正着手摸底调查。市里已经决定,压缩政府各项开支,用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于学利说。

 
 
     栏目排行
  1. 《卷霸·中考最后一卷》值不值得买?产品实
  2. 清柚教育加拿大申研讲座燃爆加拿大!千人参
  3. 壹刻教育:以智慧数据管理引领教育咨询行业
  4. 杭州金矢留学丨留学为何要进行长期规划,文
  5. 银龄艺术节燃动西北旺:四百长者以艺为媒书
  6. 以美育为桥,书写青春与创意的篇章
  7. 金矢家长课堂丨特邀明星作家来支招 三步帮
  8.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
  9. 暑期大家访 | 家校合力助成长,师生携手
  10. 实践课堂 | 学海扬帆探承德,青春聚力奏
     栏目推荐
【新品首发,智启未来!】2025亚洲教育装备
2024华夏双创教育科技生态研讨会在京举办
普通家庭该选国际化学校吗?南京这所学校给出了
甘肃省高院再审王辉“诈骗案”杳无音讯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造福社会,获“年度教育共生
粤菜新星光芒闪耀,李锦记希望厨师世界大赛勇夺
海阔天空启新程:粤菜师傅李锦记希望厨师班再谱
创新引领,责任典范 —— 楚雁文化教育荣获“
可持续“李”想计划 | 与“李”共乘神舟 直
可持续“李”想计划 | 与“李”共乘神舟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