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闻爆料 正文
不妖魔化算法 但也不合理化算计
2022-01-05       来源:      编辑:z0011      

互联网发展至今,算法已经渗入日常生活。在庞杂的信息面前,算法以效率至上,帮助用户获得最心仪、最具个性化的内容,从购物到出行,从娱乐到求知,带来的便捷性不言而喻。

但效率的另一面,是对人的计算和异化。基于算法的信息流一天比一天耀武扬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电商的推荐刷不完,抖音的15s没有尽头;基于算法的定制也日渐偏离正轨,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用户被观察被分析;基于算法的数据收集也一次比一次猖狂,个体在网络上毫无隐私可言,形同透明人,公共与私人的边界模糊不清。

算法之下,有了效率,但失了人情,只剩冰冷的逻辑。从“懂”到“算计”,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平台企业的支配下,算法正在踏破这条红线。

英剧《黑镜》第一季第三集,讲述了人被内置芯片、记忆可以被存储翻查的故事。当科技走向极端,人开始被异化,沦为科技的附庸,我们是否该警惕?这是《黑镜》想传达的主题。

如今,虽不至于如《黑镜》所描述的那般荒诞悲观,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威胁也更甚。数据围追堵截,算法精心设计,被困在系统里的不只是外卖骑手,还有每一位普通人。

生活在算法无孔不入的时代,引导技术正面向善,而并非沦为商业牟利的不恰当工具,已经迫在眉睫。此次《规定》的出台,监管部门从法规出发,打破算法“围城”的态度已经很鲜明了。

不过,要受监督的或许更应该是藏在算法背后的支配者。比起技术,不轨的人心更需要警惕。正如网信办负责人指出,要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规范透明。此次即将落地的《规定》中,就明确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以及对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的保护。

来自监管层的规定也好,来自民众的反对和吐槽也罢,初衷都并非限制算法,而是在为算法划定出伦理的边界,在公开合理的范围内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栏目排行
  1. 《卷霸·中考最后一卷》值不值得买?产品实
  2. 清柚教育加拿大申研讲座燃爆加拿大!千人参
  3. 壹刻教育:以智慧数据管理引领教育咨询行业
  4. 杭州金矢留学丨留学为何要进行长期规划,文
  5. 银龄艺术节燃动西北旺:四百长者以艺为媒书
  6. 以美育为桥,书写青春与创意的篇章
  7. 金矢家长课堂丨特邀明星作家来支招 三步帮
  8.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
  9. 暑期大家访 | 家校合力助成长,师生携手
  10. 实践课堂 | 学海扬帆探承德,青春聚力奏
     栏目推荐
【新品首发,智启未来!】2025亚洲教育装备
2024华夏双创教育科技生态研讨会在京举办
普通家庭该选国际化学校吗?南京这所学校给出了
甘肃省高院再审王辉“诈骗案”杳无音讯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造福社会,获“年度教育共生
粤菜新星光芒闪耀,李锦记希望厨师世界大赛勇夺
海阔天空启新程:粤菜师傅李锦记希望厨师班再谱
创新引领,责任典范 —— 楚雁文化教育荣获“
可持续“李”想计划 | 与“李”共乘神舟 直
可持续“李”想计划 | 与“李”共乘神舟 直